多囊性卵巢
臨床診斷討論



前言

在門診經常會遇到患者詢問:「醫師,我月經有好長一段時間很亂,甚至好幾個月都沒有來,去婦產科檢查說我是多囊性卵巢。」

在台灣醫療普及,大部分患者遇到長時間月經沒來的情形,都會在第一時間前往婦產科進行檢查與治療,而許多患者在進行超音波檢查、抽血之後,被告知有「多囊性卵巢的問題」。

事實上,「多囊性卵巢的問題」是很多樣化的診斷,而其中又可大略粗分為「多囊性卵巢現象」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關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這個分類的診斷又具有許多標準與細節。

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的部分,便是關於「多囊性卵巢」的各種診斷標準,與臨床上的觀察治療相關性,希望大家在看完文章之後可以更了解自己是屬於什麼類型的多囊性卵巢問題。



診斷標準分類

一般而言,關於「多囊性卵巢問題」的診斷討論,會從幾個項目著手:
「高雄性素、排卵異常、超音波影像學」。

▍多囊性卵巢現象(PCO)-診斷標準

其中如果只是「在於超音波影像上觀測到多囊性卵巢表現」(一定數量以上未成熟濾泡樣表現),這便是我們所謂的「多囊性卵巢現象」。

其表示的便是:「具有一段時間以上的不排卵或是排卵不規律現象」,事實上現代女性造成排卵異常的原因眾多,只要有一段時間以上的排卵不規律,就有可能在超音波的檢查下看到多囊狀態表現。

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我們必須知道-
「有多囊性卵巢現象,不代表一定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患者」。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診斷標準

現在常見的多囊性卵巢診斷方式共有三種,NIH criteria(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診斷標準)、 Rotterdam criteria(鹿特丹-診斷標準)、AES criteria(雄性素過高醫學會-診斷標準)。


◆ NIH criteria(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診斷標準)

診斷定義為「高雄性素或排卵異常」,是目前臨床最常被使用的診斷方式。

  1. 無排卵或排卵不規律,導致月經不規則
  2. 高雄性素症(臨床現象/血液檢查)
  3. 需排除其他高雄性素、不排卵的可能原因(內分泌相關腫瘤、其他內分泌激素異常)

◆ Rotterdam criteria(鹿特丹-診斷標準)

診斷定義為「高雄性素或排卵異常」,同時「合併超音波影像學下的排卵異常現象診斷」,須符合以下標準三項中之兩項。

  1. 無排卵或排卵不規律,導致月經不規則
  2. 高雄性素症(臨床現象/血液檢查)
  3. 超音波卵巢多囊化現象(未成熟囊泡12個以上,大小2-9mm,或卵巢體積增加)

◆ AES criteria(雄性素過高醫學會-診斷標準)

診斷定義為「高雄性素合併排卵異常」,是三者診斷之中最為嚴謹的類型,須符合以下標準全部條件。

  1. 卵巢功能異常(包含臨床不排卵現象、超音波多囊現象診斷)
  2. 高雄性素症(臨床現象/血液檢查)
  3. 排除其他造成卵巢功能異常與高雄性素症的原因



多囊性卵巢現象與症候群之臨床討論

▍是多囊性卵巢現象還是症候群?

從上方的三種診斷標準,我們可以簡單歸納出關於多囊性卵巢的診斷標準其實有很大的差異性是在於「雄性化現象、高雄性素症」到底有沒有被認為是必要的診斷標準之一。

在於NIH criteria、 Rotterdam criteria,其實高雄性素血症並沒有被認為是一定必要診斷條件,而是與長期不排卵現象作為二擇一即可的選項,而AES criteria則非常重視高雄性素症,屬於必須的診斷條件。

而這也就導致有很多患者會跑來診間,說自己在婦產科檢查發現了「多囊性卵巢的問題」,有時候婦產科可能根據經驗判斷而不一定有進行「抽血與詳細荷爾蒙的檢查」,僅是經過問診與超音波檢查便診斷。

這是因為根據NIH criteria、 Rotterdam criteria,只要患者具有「月經紊亂排卵異常+超音波檢查發現多囊現象」便可以確診,因此有些醫師可能僅經過問診與超音波檢查便進行診斷(不過一般大型醫療院所多會再作更詳細的檢查才完成確診)。

然而這樣的診斷方式可能會造成一些診斷盲區的所在。

因為臨床上有些患者可能是因為「功能性排卵障礙問題」,由於各種原因造成長期不排卵(壓力、作息紊亂、濫用藥物...),最後產生「多囊性卵巢現象」,而這些患者其實並不一定具有高雄性激素的問題,也就不一定符合最嚴謹的多囊性卵巢診斷標準(AES criteria)。

而多囊性卵巢問題往往也具有「時間病程性」的現象,每個人產生明顯症狀的時間點皆有不同。

臨床上遇過許多患者,不一定是在於月經剛開始(國高中)就有排卵異常的現象,很多人其實是到了大學、出社會,甚至是生育之後,因為作息壓力問題、連續內分泌失調等情形,先產生了慢性不排卵的現象(各種原因造成的多囊性卵巢現象),進而逐漸轉變成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體質狀態」(開始合併出現雄性激素過高現象、體毛旺盛、上半身寬大、皮膚痘瘡、毛囊角化...)。

這樣的診斷差異也就導致「自述可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的族群差異性非常大,
具有多囊問題的患者所呈現的疾病樣貌也就非常多樣不同。

▍「胖多囊」與「瘦多囊」

我們還可以發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個非常多樣化的疾病類型,而從臨床上也可以發現除了上方診斷標準之外的另一個可能影響的因素-「肥胖與胰島素敏感性問題」。

關於「肥胖與胰島素敏感性問題」也就牽扯到另一種分類「多囊性卵巢疾患」的方式-
「胖多囊」與「瘦多囊」。

事實上胖多囊與瘦多囊目前並不具有醫學上的公定性,僅是許多醫師臨床觀察某些共通點所進行的分類。

我們可以認為胖多囊患者具有「較高的體重體脂肪狀態」,而「胰島素不敏感問題」對於患者卵巢機能的影響可能也較為明顯,因此可以藉由減重減脂與調整飲食方式,進而改善卵巢排卵狀態。

瘦多囊患者則是沒有顯著體重超標過多的現象,有些人可能具有雄性化特徵,但其實也有部分患者是不具有明顯雄性化特徵(也可能有其他造成長期不排卵的因素存在),因此治療上的方式差異甚大,但是合併注意胰島素不敏感問題也是有所幫助。

根據研究,不論是瘦多囊或是胖多囊多少都帶有胰島素不敏感的潛在可能性,因此胖多囊或是瘦多囊都建議要合併減醣飲食治療(不一定能瘦或排卵,但至少能預防惡化)。

確診多囊一定要治療嗎?

這部分筆者主要認為需要注意三件事情:
「月經有沒有規律」
「體重有沒有控制住」
「短期有沒有生育計畫」

關於月經規律與體重控制,是屬於多囊一定要治療面對的問題,而生育計畫則是因人而異。

月經不規律甚至長期不行經,造成子宮內膜代謝異常,長期下來是有可能造成其他疾病甚至病變的風險,這部分在於中西醫治療觀點都是一致的,西醫使用催經藥或避孕藥這類黃體素相關治劑治療的目的一部份就是在於規律產生藥物月經(撤退性出血),中醫治療則在於調理自然排卵現象,盡可能讓患者回到自然月經週期。

體重控制的部分,則是可以減少多囊不排卵現象惡化情形,同時打斷肥胖與雄性激素的惡性循環關係,飲食控制、規律運動都可以輔助改善,但是臨床上有一部分的患者屬於頑固型肥胖-這類患者大多嘗試過各類減肥方法卻皆無明顯成效,即使自己飲食與運動都有做到,體重仍然節節上升,這部分則必須使用藥物治療,找出阻礙代謝的原因(通常與荷爾蒙紊亂相關),以改善不易代謝體質。

生育計畫的部分則有很大的差異性,關乎於患者有受孕計畫時當下的身體狀態(體重體脂、月經情形),能夠自然受孕成功的機率也會因此差異非常大,因此階段性的治療規劃是必須的,例如體重過高、月經紊亂的胖多囊患者,一般會建議一定要先減少體重合併調理排卵行經,如此才能夠提升卵子品質與受孕機會。




結語

多囊性卵巢問題(包含現象與症候群),臨床上觀察,在某些案例身上其實兩者的分界點並不是非常的明顯,甚至是具有時間性的變化關係:「從不規律排卵現象,轉變惡化出現雄性素過高、肥胖問題」,這些現象以目前的醫學來說或許還沒辦法找到完整的解釋方式,或許可以理解成患者本身遺傳性、體質性差異,導致疾病被誘發惡化的進程有所差異性。

因此在於西醫的診斷與檢驗數據報告,筆者在門診治療時會作為十分重要的治療參考依據(可以追溯患者的體質現象變化等情形),再依據中醫的辯證論治思維加以分型治療。

中醫治療強調體質差異、因人而治,這與多囊性卵巢這類型的疾病治療原則不謀而合,針對不同病程狀態、治療目標(調經、減重、備孕)的患者,給予不同的療程設計。

在於治療多囊性卵巢問題,經常需要一步一步嘗試,一面治療一面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對於藥物反應與疾病進程的變化,即使是同樣的症狀現象,因個體差異對於藥物反應性也有極大的不同,因此長時間的醫病互信關係對於治療多囊性卵巢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陳家駒醫師門診資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