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基本認識篇


前言

隨著現代人的生活、工作型態的改變,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的工作類型,取代了過去農業社會中的勞務型工作。
直觀上,我們會認為這樣的工作類型,理應是給予身體肌肉較充足的休息,身體的肌肉狀態應該會較為健康、理想。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工作時大多需要長時間的固定姿勢,現代上班族群因肌肉筋骨痠痛而就醫的情形層出不窮,十個上班族可能就有九個肩頸腰背痠痛。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大部分肩頸腰背酸痛的可能原因之一,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什麼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許多人有『動、不動肌肉關節都會痠痛緊繃』的情形,在以各種檢驗、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排除結構上的『實質變化性疾病』之外(像是:神經壓迫、骨刺增生、肌肉韌帶撕裂...等等)。

其中有一部分的族群,這些肌肉筋骨痠痛的症狀是受害於所謂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以現代醫學理論,目前仍然沒辦法完全的解釋這個『症候群』的致病機轉。

而專家學者的共同認知是,它並非單一特定疾病的名稱,並不像是其他類型的疾病可以找出『特異性的診斷標準』,而是指『人體肌肉因長期處於緊繃、不平衡張力狀態下的疼痛症狀總稱』



什麼是肌筋膜

『肌筋膜』是指『肌肉與筋膜』的合稱。
在過去大部分的醫學理論,學者往往強調於『肌肉本身的收縮運動』,強調肌群的獨立功能性。

像是肱二頭肌的動作功能有:肘關節屈曲、肩關節屈曲、前臂旋後、長頭可外展肩關節、短頭可內收肩關節。

直到近十幾年開始,大家開始關注『筋膜』這個組織。

筋膜是貫穿身體的一層緻密結締組織,它包繞著肌肉、肌群、血管、神經。
筋膜分好幾層,分別叫淺筋膜、深筋膜、內臟筋膜,它們延綿不斷貫穿身體上下。

筋膜是緻密結締組織,其內含緊密規則排列的膠原纖維,膠原纖維的方向是順著拉力的方向,所以,筋膜具有很強的單向抗拉性能。

一般認為筋膜是被動傳導機械張力的結構。有些研究提示筋膜可以獨立收縮,故能夠影響肌肉的力學性能。肌筋膜還可以減少肌肉的摩擦,允許肌肉與肌肉之間相互滑行。
-取自『維基百科-筋膜』-


從維基百科對於筋膜的簡單解釋,我們可以認為,肌肉表層的筋膜就像一件貼身外衣一樣的包覆在外,而全身的筋膜之間則是相互關聯與串連影響的,還記得我們在『只是扭到腳竟然變腰痛?』這篇文章所提到的筋膜系統概念嗎?

從頭到腳的肌群之間便是依靠著筋膜系統所連結,其中的環節出了問題,筋膜系統的平衡便會失常,進而影響其他的部位,造成疼痛不適感的症狀。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症狀特徵

一般來說,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最常見的症狀有:局部肌肉疼痛、激痛點、傳導痛、肌肉緊張等情形。

但因為這些症狀實在太常見,而缺乏診斷上的特異性(Specific),容易與關節炎、肌腱炎、神經炎等疾病混淆。

因此我們在診斷上,必須要先透過病史的詢問、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去排除其他的可能疾病,最後我們才會把焦點放回到肌筋膜本身的問題。

在排除各種可能之後,我們可以觀察到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具有一個相對特殊的現象,便是所謂的激痛點現象(Trigger Point)


激痛點(Trigger Point)是指骨骼肌上對於特別敏感的區域,並且與肌纖維上的『緊繃肌肉束帶/筋結點』( Taut Band)有相關連性。

當我們在激痛點施壓時,會出現所謂的「激痛點現象」。
像是:局部疼痛、轉移痛(Referred pain)、筋結點明顯化,以及之前文章提到的局部跳動反應(Muscle twitch response)。

要特別注意的是,激痛點與筋結點有互相的關聯性,但是兩者並非劃上等號的關係,不一定會同時發生在同個肌筋膜位置上

臨床上,我們會將激痛點(Trigger Point)大略分為三種類型『活性激痛點』(Active TP)、『潛在激痛點』( Latent TP)、『附屬激痛點』(Satellite TP)。



『活性激痛點』(Active TP)

在某些區域我們發現不論按壓與否都會疼痛,同時經常伴隨按壓筋結觸感(Taut Band),這樣的位置我們會稱為是『活性激痛點』(Active TP)。

通常『活性激痛點』(Active TP)的發生位置,大多位於具有『緊繃肌肉束帶/筋結點』( Taut Band)的地方,當肌束的局部壓力大到一定的程度,便會主動誘發疼痛信號,因此不論是否按壓都會有隱隱作痛的感覺。

但有些時候,即使患處有筋結(Taut Band),該位置也不一定會疼痛,這是因為身體可能已經習慣壓力,神經訊號受到抑制,或是已經將張力以其他方式平衡(讓身體歪斜適應),因此疼痛感較不明顯。

『潛在激痛點』( Latent TP)

某些區域則是只有按壓時才會有酸軟疼痛的感覺,這樣的區位被稱為『潛在激痛點』( Latent TP)。

通常潛在激痛點是屬於比較疼痛前期的狀態,肌肉筋膜剛開始發生不平衡,尚未開始代償、過度收縮或是產生沾黏,因此未有明顯筋結點( Taut Band)產生。

這些張力輕微不平衡的位置,會因為受到按壓、施力,而產生痠痛不適感,而非主動產生疼痛,因此被稱為『潛在激痛點』( Latent TP),但隨著病程進行,也有可能逐漸發展成為『活性激痛點』(Active TP)。

『附屬激痛點』(Satellite TP)

另外如果當我們按壓身體上述的兩種壓痛點,同時會引發比較遠端的位置出現隱隱作痛的感覺,或是當身體肌肉緊繃時除了原本疼痛位置之外的區域也出現不同的痠痛感,這樣的『其他位置』會被我們稱之為『附屬激痛點』(Satellite TP)。

『附屬激痛點』(Satellite TP)通常與臨床上我們稱為『轉移痛(Referred Pain)』的症狀有部分關連,一部分是因為同條神經掌管數個肌群的關係(一條神經管多個其他肌群,因此會有疼痛錯亂的現象),或是患處周圍的其他肌群因為筋膜系統串聯性,造成張力受到牽連影響,進而也誘發疼痛。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可能致病原因機轉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是一大類『具有相似症狀的疼痛狀態』,而並非是『某一種單一定義的疾病』,我們可以想成它其實是『各種身體肌筋膜不平衡所造成的結果』

因為『身體肌筋膜不平衡的各種原因』造成了『緊繃肌肉束(Taut Band)的產生』。
我們可以知道『身體肌筋膜不平衡』才是造成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關鍵主因

臨床上,常見可能造成『身體肌筋膜不平衡』的原因大約有幾個類型。


慢性肌肉負荷

像是久坐姿勢容易產生腰背痠痛、打字工作容易膏肓疼痛、長期家事負荷造成媽媽手,這些可能給予肌肉長時間的負荷,乳酸過度堆積、肌束收縮時間過長、肌纖維微小損傷發炎、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都是可能造成痠痛不適的原因。

長期姿勢不良

長時間習慣性的姿勢,容易造成身體肌肉、筋膜、骨骼的狀態受到改變,像是現代人 的『久坐辦公姿勢』,十分容易造成頸椎曲度改變、胸小肌縮短緊繃、上臂肱骨頭慣性內旋,久而造成駝背圓肩的『上交叉症候群』

因為骨骼結構的些許變化、肌肉的縮短緊繃,其實都會影響整體筋膜的平衡性,這些狀態的漸進改變,往往是難以在短時間觀察的,通常出現疼痛不適的狀況,都是已經經過長時間的變化、超越身體本身可以負荷的代償平衡而發出的警訊。

新舊外傷未癒

不論新舊造成的肌肉筋骨傷害,如果沒有經過適當的治療、復健,身體結構穩定性不足,肌筋膜系統便會容易失去平衡。

像是慣性腳踝扭傷的患者,因為韌帶的鬆弛、容易反覆造成腳踝骨骼的半脫位,進而影響步行習慣導致骨盆歪斜,而上半身姿勢代償造成肌肉緊繃,這些都是可能發生的情形。

生理身心因素

像是生理代謝狀態不佳、血液營養不好、精神疲勞、睡眠障礙,等原因都可能造成肌筋膜軟組織的受傷修復情形不理想,進而產生慢性疼痛問題。



結語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可以說是現代中醫針傷科門診中,最常見到、同時也是十分容易復發症狀的疾患類型。

許多門診的患者會於軟組織疼痛不適的症狀有種很大的誤解,那便是希望『一次治療就能根治所有的問題』。

從上面介紹的患病成因,可以了解到這個病症因為沒有明確單一的『致病因素』,因此在治療上,醫師其實不容易『簡單的只做一兩項治療就達到根治的目標』

也許一個患者的長年腰痛,是因為長期坐姿不正骨盆歪斜、工作習慣導致肋骨翻轉、上半身慣性姿勢左右偏轉...等等多種可能原因。
往往一個疼痛症狀,不只是一個地方的問題,而是全身大大小小的問題累積而來。

大部分的情形是,我們醫師盡可能地找到產生症狀的主要原因,使用針灸、小針刀、拔罐、推拿等方式,放鬆肌筋膜、調整整體平衡性,讓患者當下的症狀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而如果希望治療效果可以更持久、更深入,是絕對必須要花費更長的治療時間與治療次數。

我們可以比喻成,每次的治療可以前進三步,但患者回家後的錯誤習慣又會讓身體狀態倒退兩步。

因此治療的『總累積程度』(治療時間 、頻率、治療質量),以及患者本身的『習慣好壞』(姿勢好壞、運動與否),都影響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治療預後情形。

所以,肌肉筋骨痠痛的問題,別再只想著單靠醫師的治療了,同時需要養成良好姿勢習慣、乖乖去運動才是根本治癒之道!



【陳家駒醫師門診資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