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濕或太乾-3
濕疹保濕照護


前言

在前兩篇關於濕疹的文章『認識各種濕疹』、『濕疹成因與治療』,其中我們認識了各種類型被稱為濕疹的皮膚炎,同時也介紹了從中西醫角度去分析疾病成因以及其主要治療原則。

而對於濕疹這類皮膚炎疾病而言,除了去避免可能影響身體發炎情形的各種外在因素之外,平時的保濕保養護理,對於控制症狀的反覆發作,是具有非常大的幫助效果!

今天,筆者為大家帶來簡單入門關於『對於濕疹體質患者的保濕方式選擇』。


保濕的原理

所謂皮膚的保濕產品,主要可以分為三大原理:『濕潤(Humectant)』、『潤膚(Emollient)』、『封閉(Occlusive)』。(理論引用自《Cosmeceuticals-藥妝品學》一書)



濕潤(Humectant):

濕潤指的是將水分吸引住,同時保留於角質層的目的性。
一般而言會利用一些水溶性物質來吸引住水分,像是:甘油、尿素、乳酸鈉、果酸、玻尿酸、山梨糖醇...等等,這些成分具有將水份自真皮層吸引至表皮層的效果,同時留住水份,減少水份散失。

潤膚(Emollient):

潤膚指的是物質透過角質細胞間隙進入,進而達到軟化角質層、填補角質層的效果。
而如果仔細分類具有潤膚效果的成分,其實包含了兩大類型:角質柔軟類和角質修補類。
角質柔軟類型的成分比較接近傳統討論具有潤膚效果的物質,大多同時包含了濕潤和封閉的效果,包含了各種動植物性油脂、礦物油、凡士林等等。
而角質修補類型的成分則是近幾年興起討論,被認為可能可以提供皮膚修補的原料、幫助角質層的狀態維持,像是廣為人知的維生素類、角鯊烯、膽固醇、神經醯胺、亞麻油酸等等。

上述的分類方式並不是絕對的分類,只能算是大方向的歸類,因為其中有許多物質其實同時具有上述2種以上的作用(像是角鯊烯,部分專家會認為其較屬於封閉型保濕劑)。

並且,在大部分的分類裡「維生素類、角鯊烯、膽固醇、神經醯胺等等,角質修補類型的成分」大多被拿到傳統三大保濕原理之外討論,因此分類並非絕對,大家其實只要大略知道保濕的原理方向即可。

封閉(Occlusive):

封閉主要是為了在皮膚表面形成具有『阻隔效果』的一層保護膜。
可以減緩皮膚水份向外蒸發的速率,而通常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大多會使用飽和脂肪多的油脂類(椰子油)、高級烷烴類(礦物油、石蠟、凡士林)、羊毛脂酸等等。




濕疹患者的保濕選擇

成分單純好分類

針對濕疹患者皮膚保濕護理,產品成分的選擇要盡可能單純化、簡單化比較好。

一方面我們需要注意避開致敏性物質,濕疹體質的患者皮膚非常敏感,許多成分較為複雜的保濕產品(宣稱合併各種功能或是添加過多成分),我們會比較難辨析出是否有致敏的可能性,因此單項產品的成分越簡單、少樣越好。

另一方面,濕疹患者的皮膚狀態十分多樣化,不同時期的皮膚狀態適合的保濕產品、使用量都不相同,因此建議將使用的保濕產品依照功能性單純化分類,濕潤(Humectant)、潤膚(Emollient)、封閉(Occlusive)等三種保濕效果各準備專用針對性的保濕產品,而不是只用一罐乳液打天下。

保濕順序要注意

保濕劑因為功能性的差異,在使用上的順序就需要注意,一般的建議如下:

1. 以小分子、含水性高的優先使用,例如:凝膠態、透明水液態劑型。
2. 逐加上具有潤膚效果同時帶有不等量水分的產品,例如:乳液、水凝霜。
3. 如果有乾燥脫屑症狀的肌膚,最後要加上油脂性高,具有封閉作用的保濕劑型,例如:乳霜、甚至於凡士林。

並且注意劑型之間的塗抹時間需要間隔開來,等待前一劑型完全吸收才可以使用下一個劑型,否則成分只是沉積堆疊在皮膚表面,無法發揮保濕作用。

再來,對於濕疹體質的患者,因為皮膚的保護能力較為不足,容易進入發炎現象。
因此在皮膚最外層增加油脂的保護是必須的,只要皮膚出現較為乾燥的情形,一定要加上使用『具有封閉作用的保濕劑型』,切勿只有使用凝膠、凝露等濕潤性較強但缺乏保住水分能力的保濕產品。

膚質劑型慎選擇

在濕疹患者的身上我們可以發現到膚質的差異,包含:患處部位、病程膚質、季節變化等等,都會呈現不同的膚質狀態。

而不同的膚質狀態所適合的保濕劑型也有所不同,許多人往往在不同的膚況之下只使用同樣的保濕手段,如此對於濕疹的膚況很難起到幫助的效果,甚至可能造成二次傷害。
在不同膚質狀態的劑型選擇上有幾個建議可以參考的依據:

1.皮膚為正常狀態(光滑、油脂充足):『濕潤』+『潤膚』為主(凝膠、凝露、水凝霜)
2.皮膚為乾燥狀態(粗糙、油脂不足):『濕潤』+『潤膚』+『封閉』(加上乳液、水凝霜、乳霜)
3.皮膚為受損狀態(脫屑、紅刺癢痛):『潤膚』+『封閉』為主(乳霜、凡士林)

一般而言,濕疹患者的皮膚狀態若非在發炎狀態,可以使用和一般人相同的保濕流程(但須注意產品成分、避開致敏刺激),如果正在發炎狀態則需要以油脂補充保護外層為優先。

當有明顯刺癢痛感則表示有微小傷口暴露,此時則不建議使用含水量較多的保濕劑型,其中可能含有較多可能致敏成分、酒精、介面活性劑,有些人在此階段對於乳液甚至乳霜,也都會有增加敏感不適的情況發生,在此則建議優先使用較純粹的油膏或是凡士林作為保護,等皮膚發炎情形緩解之後才能使用含水性較高的保濕產品。




濕疹患者的外敷中藥

在濕疹與各種皮膚炎的患者,中醫經常使用外用藥膏治療,例如:青黛膏、青珠膏、玉紅膏、紫雲膏、三黃膏、紫黃膏...等等。



這些外用藥膏自古以來的製造方法之中,大多是將具有藥效的中藥材(消炎、抗菌、生肌)藉由油質煮製溶解出其中的有效成分,再使用蠟質(白蠟、蜂蠟)以及脂類(豬油、麻油)作為基質凝固賦形,同時配合不同的疾病階段進程,給予不同合適的外用藥膏,例如:在急性發炎期給予消炎效果較強的三黃膏或青黛膏,在緩解期使用玉紅膏或紫雲膏幫助皮膚修復。

因此這類的中藥膏在臨床使用上,可以達到三種目的性:針對患處狀態治療(藥材效果)、立即保護皮膚表層(油蠟效果)、針對不同病程治療(組成選擇)。

對於濕疹的患處而言,如同上段文章所說,最需要的保濕步驟是立刻增加油脂性的保護層,因此此類劑型的中藥膏可以發揮相當的功效。




結論

許多人認為濕疹症狀只要單吃中藥(或是西藥)就可以解決,可是往往嘴巴吃藥,皮膚癢繼續照樣抓,那麼恐怕濕疹的症狀很難有根治的一天。

中醫治療濕疹(各種過敏類型的皮膚炎),不只強調從內服藥治療,更需要使用外用藥膏修復外在的不足,同時請患者幫忙維持好皮膚環境(除了減少身體發炎原因之外,我們同時也要增加皮膚外層保護),如此雙管齊下才有可能將濕疹的症狀緩解並且維持在一個良好平衡。


【陳家駒醫師門診資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