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失眠與潮熱
談女性更年期


前言

更年期,指的是女性在45-55歲之間,因為卵巢機能的衰退至不具正常排卵功能的過渡階段,因為女性荷爾蒙的下降,導致期間會經歷一段為期不短,身體生理產生明顯變化的時期。

在這段時間裡,身體開始產生一系列生理不適感的亞健康症狀,像是情緒起伏焦慮、失眠、心悸、潮熱感等等。

同時,在女性月經狀態上,大部分的人會有明顯週期變化、經量不定的情形發生。
此外,有些人在停經之後才開始發生症狀,而也有些人則在月經依然正常的時候就已經出現更年期症狀。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要如何在女性更年期告別失眠與潮熱這些煩人的症狀吧!



女性更年期-生理機轉

一般的女性更年期是指大約在45-55歲之間,因為卵巢機能『正常衰退』,自具有生育能力逐漸進入不能生育的過度階段。

要了解更年期的發生,我們需要先了解月經、排卵、荷爾蒙三者之間的互相關係。



在中醫理論裡,古時候的醫家使用了『天癸』這個名詞,來代表『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維持婦女月經和胎孕等等』的統稱,我們可以認為是古人對於性荷爾蒙及相關性徵現象的觀察理解。



關於女性從初經到停經之間的性徵、生理變化,中醫經典《黃帝內經 素問-上古天真論》記載著:『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這裡描述的是古代女性在14歲(二七)上下時有初經的現象,後開始有生育能力,直到49歲(七七)時月經量減少、週期開始延長不定,子宮與卵巢機能衰退,生育能力下降,如此便是從更年期進入停經的階段。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而言,女性12-13歲 時有初經的現象,前後5-7年之間可能會有『月經不規則的現象』,這是因為排卵的穩定性尚不足 。

直到20歲左右才開始有規則的月經,這是因為排卵週期開始規律化,荷爾蒙週期變化也趨於穩定。

在進入更年期前,大約40-45歲時,女性的月經週期開始出現變化跡象,停經前2-7年之間,女性排卵、月經開始有不規則情形。

這是因為此時卵巢機能開始衰退,與卵巢分泌相關的雌激素與黃體素皆會開始不足,因為雌激素不足而使排卵不規則、經量減少、經前點狀出血;黃體素減少而使得內膜提早剝落、月經週期縮短。



同時間因為女性荷爾蒙(雌激素、黃體素)的變化和不穩定性,造成身體一系列不舒服的生理反應,這便是更年期症候群。



女性更年期-診斷標準

所謂更年期(Perimenopause)指的是從停經過渡期(Menopausal transition)到停經後(Postmenopausal)的這段期間。


臨床診斷標準:

(1)早期停經過渡期(early menopausal transition):月經週期縮短少於7天,且從第一次發生月經週期不穩定情形開始之後連續10個月。

(2)晚期停經過渡期(late menopausal transition):月經週期延長超過60天,月經週期不穩定情形經常增加,不排卵機會增加。

(3)停經(menopause):50歲左右,連續一年或以上都沒有月經,則定義為停經,並常有更年期症候群;濾泡刺激素(FSH)大於 25IU/L。

更年期的診斷一般並不需要實驗室的檢驗,但是當有疑慮時,還是可以檢測濾泡刺激素(FSH)來支持診斷,同時也可檢測雌激素(E2,estradiol),一般可以觀測到FSH上升、E2下降的情形。

實驗室標準:

(1)濾泡刺激素(FSH)>25 IU/L1

以上診斷標準資料,參考於台灣更年期醫學會-2013 台灣更年期婦女健康管理及藥物治療指引



女性更年期-症狀表現


婦科症狀

在月經方面,可能出現上方提到因為雌激素與黃體素變化不穩定而造成的月經不規律,包含月經週期縮短或延長、月經量減少或過多、行經期延長點滴、子宮不規則性出血等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患者 到確定停經之後仍有不規則性的些微出血情形,都需要懷疑有惡性病變的可能 。

另外在生殖器官方面,因為荷爾蒙的不足,導致陰道粘膜分泌失調,可能會有乾燥、容易發炎感染、萎縮性陰道炎的情形。

生理症狀

最常見的包含熱潮紅、白天自汗、夜間盜汗、心悸、失眠,以上情形多是因交感、副交感神經失調,中醫而言可能與臟腑、氣血失衡情形相關,大部分可能有陰虛火旺、肝腎陰虛的情形。

與消化相關的症狀,包含了肥胖、水腫、腹脹氣等等情形都有可能,其中水腫是與黃體素變化相關,肥胖則是因為雌激素下降,身體需依靠脂肪組織維持內生性雌激素之平衡,這些以中醫來說可能會有脾腎氣虛、水濕停滯的情形。

另外,從更年期延續至停經後最重要的問題 - 骨質密度下降

進入更年期後,體內的雌性素分泌量減少,使體內的骨質會加速流失所造成。
通常女性在35歲時身體的骨量達到最高峰,且可維持骨質的平衡,但停經後初期女性每年流失骨質的速率為2%~3%,在停經五年之後,婦女的骨質流失速率減低為每年約流失1%,因此相較於男性,更具有骨質疏鬆的風險。


心理症狀

焦慮感、煩悶感、易怒感、情緒抑鬱等等,是最常見的情形。

其中發生原因除了荷爾蒙的變化之外,另外還有可能與生理外表、性特徵等變化進而影響情緒、自信心,又或者與世代交替、家中年長者照護、孩子成長離家的空巢症候群有互相關聯性。



中醫治療女性更年期

在許多中醫典籍中,醫家會將上面提到的,代表『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維持婦女月經和胎孕等等』的統稱-『天癸』,與所謂腎氣、腎精等中醫名詞作為相關解釋。

另外,在歷代著名婦科中醫師中另外也有著重的治療觀點,如宋朝的陳自明,重視中醫肝、脾臟腑在婦女生理病理特點上的作用,明朝的張景岳在《婦人規》一書中更指出中醫臟腑肝、脾、腎在婦人調經上的重要性。

也因此,在後代中醫師針對女性性徵發育、月經生育、婦科疾患等相關的治療,大多會針對『中醫臟腑-腎、肝、脾』做為治療方向的選擇。

針對更年期的治療目標,我們大多會把焦點放在治療緩解『因荷爾蒙變化所產生的一系列症狀』,這是因為正常時機到來的更年期,都是符合人體生理的正常變化,患者主要需要的是與中醫師一起協助她們一起度過這個煩人的過渡時期。

中醫師會做的便是依據患者的症狀、體質、證型的不同,協助讓患者的陰陽、氣血、臟腑之間的關係達到和諧平衡,如此便能有效減少不適症狀的產生。

但是,另外有一類型的患者是需要被視為疾病、積極治療的,那便是『早發性更年期/卵巢早衰』,指的是女性在40歲以前便出現更年期症狀,同時在荷爾蒙、排卵情形皆不穩定,有可能提早失去生育機能的情形。

這樣的患者在治療上就不能只是針對緩解因荷爾蒙變化造成的不適症狀,許多患者因為年紀尚輕,仍有生育意願,中醫師更需要協助患者回復穩定的排卵狀態及月經週期。

針對一般更年期症候群患者,除了中醫藥物治療之外,也會建議患者在生活型態、運動習慣及飲食習慣進行調整。



女性更年期的生活保健

規律的運動習慣有助於協調自律神經運作,而像是肌力訓練、阻力訓練、重量訓練等等,同時也可以避免骨質流失過快的情形。

在飲食習慣上,需要以清淡天然為主,避免攝取過多熱量加速脂肪囤積(更年期後非常容易發胖),同時注意油脂、膽固醇攝取,預防心血管、高血脂疾病。

另外,像是黃豆相關豆類、亞麻仁,因為含有與女性荷爾蒙類似的植物性雌激素,被認為可能有雙向調節荷爾蒙的作用,可以助於紓解更年期的症狀,但是緩解效果因人而異,尚須更多研究證實。


而許多網路資訊也會提到山藥,被認為屬於植物性荷爾蒙一類,這其實是錯誤資訊

山藥成分中被以訛傳訛的『疑似植物性賀爾蒙成分』薯蕷皂苷配基(Diosgenin)
事實上只是『實驗室中製造DHEA荷爾蒙的前驅原料』,雖然某些程度上對於健康有些益處,但是本身其實並不具有女性荷爾蒙的性質。

(植物性雌激素之相關文獻可以參考台北榮總衛教文章攝取黃豆與亞麻仁會不會增加乳癌風險



結語

女性更年期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將期間的不適症狀緩解到最低程度,是首要的治療目標。

除了在西醫治療會使用人工賀爾蒙補充療法,台灣便利的醫療環境,患者們更多了中醫治療、植物性的營養補充這些選擇。

由於自行擅用雌激素、荷爾蒙類補充品,可能會對於健康產生一定的風險性。
因此,希望患者如果欲藉由這類的營養補充、藥物治療來達到更年期症狀的緩解,請務必諮詢專業中西醫療人員、尋求正規醫療途徑治療。



【陳家駒醫師門診資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