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減肥
到底怎麼看


中醫減肥怎麼看?

大概從10年前在台灣開始流行起中醫減肥,最早期的時候,是使用中藥治療搭配頻繁的針灸刺激穴位,以達到調節生理代謝的方式。

而在這之後,開始有人引進新的穴位刺激技術-穴位埋線法
其原理是將羊腸線埋入穴位中,以達到持續刺激穴位的效果,使調節代謝機能的效果更持續,並且在身體吸收線材的過程中,產生微小局部發炎反應以達到清除周圍脂肪組織的效果。

其中埋線治療對於穴位持續刺激的效果在許多研究中都有被證實,也被應用到其他類型的疾病,像是過敏性鼻炎

中醫生理是怎麼看待肥胖的?

以現代醫學的理論而言,肥胖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疾病,其中包含遺傳、體質、 精神狀態、荷爾蒙分泌、生理代謝、疾病、飲食內容、運動活動量等等,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
所以並不一定說『一個人吃比較少就不會胖、運動比較少就比較肥』

在很多的情況之下,遺傳體質與生理代謝以及荷爾蒙分泌,甚至佔了更大的因素
例如:
家族與父母親有易胖體質的人,體重通常也比較容易增重。
甲狀腺機能不足的人,容易囤積脂肪。
多囊性卵巢症狀與肥胖,容易相互因果影響。
消化差、容易便秘,代謝能力通常也會受到影響,進而造成脂肪囤積。

以上的情形與肥胖之因果,不論中西醫皆有相似的見解。

但是對於中醫師而言,我們所看到的不只是肥胖,更多是患者在疾病背後是否存在其他的『亞健康問題』,消化是否不順暢、睡眠是否正常、精神壓力狀態、容易口乾舌燥?

再來便會以中醫病理機轉去思考,就像是一般民眾在視聽網路上經常看到,看得懂卻又看不懂的『中醫名詞』:氣虛、血虛、脾氣虛、腎氣虛、陰虛火旺、肝火旺....等等名詞。

事實上這些名詞對於民眾來說,其實是一點都不重要的,反而會有誤導知識的可能,這些名詞存在的意義是在於中醫師個人的診斷治療層面才能發揮作用。

因此在這裡,筆者不會特別寫出所謂『肥胖證型分型』這樣的內容,因為對於大部分的人而言,這些內容是不必要的。(否則有太多人自己當中醫診斷,反而吃壞身體健康)

『這麼多種肥胖的中醫體質證型,交給中醫師來煩惱就好了!』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
『中醫師在治療肥胖時勢必會從其他相關生理狀態切入了解治療。』
而一個有效的治療,也能夠確實的改變其『亞健康狀態』,進而調節代謝生理機能,以達到減肥的目的。


同一種肥胖疾病,中醫解釋大不同?

對於現代的中醫師而言,我們熟習現代醫學理論,並且了解中醫生理機轉。
因此在門診的時候經常會可見『中西語言同時使用的情形』

例如,一個肥胖患者的消化能力比較差,排便黏少,有時便秘, 容易脹氣的情形,平常精神比較差,運動一下就容易累。
中醫師可能會診斷為『肥胖、便秘,屬於脾氣不足、濕滯腸胃』的情形。

其中『脾氣不足、濕滯腸胃』,是中醫生理病理學所使用的名詞,是對於疾病產生原因的一種分類
針對一種『排便不暢的症狀』,我們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切入治療點,這取決於患者其他的症狀表現,像是大便軟不軟、黏不黏、 一次上的多不多、有沒有脹氣、胃口有沒有受影響....等等,這些症狀的不同,對於中醫師而言就是不同的診斷。

對於西醫而言,這樣的患者可能只是所謂的『亞健康狀態』,甚至很多情形,是沒有太多可以使用的『治療性藥物』。
但在中醫師看來,患者此時的『亞健康狀態』便有可能是未來造成其他疾病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會使用『各種不同的中藥』去對應治療上面『不同中醫生理名詞』所敘述的症狀。

雖然大部分的人看不懂中醫名詞,但事實上我們可以了解,中醫在『治療疾病以及其他亞健康狀態』,思維上相當細緻,並且能因人因時而異的給予治療。

針對治療肥胖,只要吃中藥、針灸埋線就好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身為一位中醫師,筆者必須鄭重地向大家說明:
『若希望只依賴醫療手段達到減肥目的是不正確而且不持久的。』

許多坊間中醫診所會使用『三黃劑』、『防風通聖散』、『高劑量麻黃劑』等中藥方劑,作為首要的減重手段,這是因為這些類型的藥物,可以直接達到快速提升基礎代謝率、幫助排便、消水腫的效果,而其使用成效在短期之內,大多可以看到明顯的變化。

也因此,許多民眾在沒有了解足夠保健衛教資訊之前,盲目地以爲這樣吃藥8-12週便會有『永久性的減肥效果』,覺得可以一勞永逸,然後飲食如常、運動懶散,之後便是我們臨床經常聽說的『反彈型復胖』。

『不可能只靠中藥跟針灸就達到理想而持久的減肥效果』

這是因為,上面提到的這些藥物並無法根本上去改變一個人的體質、身體組成結構、增加肌肉比例、長久性的提升基礎代謝,若搭配上針灸埋線,或許能在治療期間提升相當程度的減肥效果,然而這並不是『根治肥胖之道』。

並不是否定中藥、針灸埋線對於減肥的效果,反之,這些醫療方式往往可以在短時間內讓患者感受到一定的成效、得到信心上的滿足。

在這裡希望呼籲民眾的是,即使進行了中醫減肥,在初期得到信心、看似滿意的身材,是否能夠堅持正確的飲食習慣、並且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根本上改變身體肌肉脂肪組成、長久的提升基礎代謝率,如此一來才有可能真正的和肥胖說再見!


想要更了解肥胖,可以參考:

關於運動與飲食,可以參考:

【陳家駒醫師門診資訊】



留言